第11章 离谱的生丝价格(1 / 1)

之后蚕种的孵育印舒同样因为身体原因被排除在外。

蚕种开始孵育,村中的半大孩子们就攀上高大的桑树,小心地避开枝条上的嫩芽,将枝梢顶部的几片嫩叶小心掐下。

嫩叶掐下后再放入竹筐中带回家中细心保存。

蚕种的孵育只需要2~3天,很快,细密的蚕种就由黑转青,从小点变成了体长约为2~3毫米的黑褐色幼蚕。

这个时候,就需要赶紧将采摘好的嫩桑叶喂给幼蚕。

也是从这一步开始,印舒察觉到了不对。

在察觉到蚕种孵育出来宋费氏他们都没有任何行动后,印舒就早早到了存放嫩桑叶的竹筐前,用一块湿布巾将桑叶一片片擦拭干净后,放在阴凉处阴干。

当宋费氏察觉到不对时,已经来不及了。

面对宋费氏无声的忧虑,印舒微笑。

“娘,我曾经从书中看过关于蚕桑的记录。书上说:桑叶须净,勿令露水、尘埃染之。①”

皱紧眉,宋费氏有些将信将疑。

“书里还教人养蚕的?”

“是有这样的书。”不知何时走了过来的宋纶温声补充肯定。他看向印舒的眼中盛满了细碎的光。

“娘子刚刚说的,应是出自《齐民要术》吧?”

点了点头,印舒神情坦荡大方。

“②《士农必用》中也曾记:蚕初生,忌湿叶、忌陈叶、忌热叶。否则蚕种极易生病。”

“士农必用?”重复着印舒的话,宋纶看向印舒的眼神中多了些讶异。

“书房中的书娘子也有看吗?”

微微抿嘴,印舒有些羞怯地垂眼。

“嗯,家中其他事我也帮不上忙,所以我就去书房找了一些农书看。也多亏祖父的藏书丰富。”

听到两人的交谈,宋费氏也确认了印舒不是在胡编乱造,心里也安定了一些。

既然书中都有记载,那肯定是没什么问题。

安下心来的宋费氏也不好说啥,只能笑了笑,拿了细嫩的桑叶就要去喂蚕。

看着她的动作,印舒嘴唇蠕动,半晌才没忍住再次开口。

“娘,那些蚕那么小,这桑叶看着这么大,它们吃得动吗?”

听着她这样满是稚气的话,宋费氏没忍住笑出了声。

“放心吧舒娘,它们虽然小,可口齿利索着呢。”

“可是...如果把桑叶切细...”有些试探地说出这句话,印舒抿了抿唇。“那它们不是吃的更容易更快吗?吃的越多,长的也就越快越胖...”

说完最后的话,印舒小心看了看宋费氏。

“对吧...娘?”

虽然觉得没什么必要,可这种事也废不了多少功夫。看着印舒这般有些怯然地模样,宋费氏心里满是疼爱,也没有多话,直接点了点头。

“舒娘说的有道理。那我去拿刀来把这些桑叶切一切。”

目送宋费氏去拿刀,印舒松了口气,却在下一秒察觉到一股熟悉的气息凑到她身旁。

“这也是书里看来的?”

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,印舒也没有隐瞒他。

“③蚁蚕食叶,细切如缕。”

点了点头,宋纶也没有追问。

“那我等会儿去记入书中。”

嗯?他这意思是要假造一本有关蚕桑的书?

印舒也没有想到作为土生土长的古代男主,在面对这种事时,竟然还能这么淡定。

这么离经叛道的话,他作为一名读书人,是怎么轻易说出口的?

迎着印舒因为震惊而瞪大的双眼,宋纶唇角扬起,笑意温柔。

“书嘛,不都是人写的?”

抽了抽嘴角,印舒抿唇。

......说的好有道理怎么办?

不过有他收拾收尾帮着佐证,印舒这边的压力确实少了很多。

说她一介妇人没见识?那让宋纶这个读书种子和你说?

印舒的建议到了晚上的时候就已经得到了反馈。

先不说幼蚕的体型有没有长大,单是这些幼蚕吃的桑叶数量就比往年多了不少。

就如同印舒一开始说的,能吃才能长。

单单是桑叶的消耗量,就让宋费氏心中欢喜。

特别是第二天宋费氏小心去查看幼蚕时,发现这一次的病蚕死蚕都少了很多。

而且,不知道是不是她的错觉,她总感觉这些幼蚕长大了不少。

错觉?

可惜现在家家都有幼蚕,不能去别家看看。要不然她还真想去别家看看,对比对比。

心中这般想着,宋费氏还是赶紧让族长让人去采摘嫩桑叶——幼蚕不够吃了。

只不过,他们家这样的变化就已经足够引人注目了。

毕竟每年每家每户养多少蚕,需要多少桑叶差不多都已经确定。所以之前摘的嫩桑叶差不多就是每户所需。

而现在族长家忽然需要再次补充桑叶,这就让人不得不在意了。

族长家今年养了更多的蚕?

不过不少人想了下也就明白了:今年族长家多了宋纶与印舒这对小夫妻,花费更多。多养些蚕也说得过去。

没多久村里都传遍了宋周氏不客气的嘲笑:一个药罐子,一个书篓子,也就族长和村里的这群糊涂鬼才将宋纶当个宝!

幼蚕的生长期一般也就4~5天,黑褐色的幼蚕就慢慢转变成灰白色。

之前一般都是需要5~6天,甚至7天,可这一次,只是3天,幼蚕的颜色就已经全部变成了灰白色。

等到第七天的时候,宋费氏直接震惊了。

因为那些体形大了不少的幼蚕,竟然开始蜕皮了。

这怎么可能!!

宋费氏甚至找族长确认了好几遍。

往年幼蚕第一次蜕皮至少都需要11天,长的甚至需要14~15天。

也就是从现在开始,幼蚕吃的桑叶可以不用枝梢顶部的嫩叶,可以选择一些比较软的嫩桑叶。

族长带出来的这个消息迅速在村子里传播开来,也让整个村子都沸腾了起来。

但是在家里,印舒却满是不敢置信地看着族长夫人。

“娘您说生丝的卖价是多少?!”

就在刚刚,宋费氏很高兴家中幼蚕的成长,说今年生丝应该能多收几斤。

也是这个时候,印舒才知道,村中的生丝一直是售卖给宋小叔宋志明。

出售价,500文/斤。

要知道整个宋家村,一年能收获的总生丝重量,也就才100斤而已!!

100斤生丝,500文/斤,能得到50两。

50两听着挺多,可这50两,是税前!!!

交完各种赋税后,这50两,差不多也就能留下20两。

20两,全村18户!

也就是说,全村人一年累死累活,就只能赚到一两多一点??!!

最新小说: 替你挡子弹的那道疤现在值多少钱 沪上大小姐,换亲随军后躺赢 念此江山共吟赏 七零年代:看见弹幕后我拳打全家 错乱心跳 我在长安做妇产科医生的日子 新婚夜,我掏灵泉给禁欲糙汉治病 女主都二胎了,恶毒女配才穿书 五个皇兄团宠我,太子爹他慌了 重生嫡女不好惹,她又娇又飒